彌陀淨土之相

4384


  《大經》「讚佛偈」(一九頁)言:

  令我作佛,國土第一,其眾奇妙,
  道場超絕,國如泥洹,而無等雙。
  我當愍哀,度脫一切,十方來生,
  心悅清淨,已至我國,快樂安穩。

  阿彌陀佛發願要成佛的時候,他所發的願是非常的深遠、高超的,他說他所成就的國土是十方世界國土之中第一的,不論是聖眾也好,或者是聖眾所成就的也好,以及依報的種種莊嚴--黃金鋪地、七寶樓閣,還有八功德水、天雨妙花……種種都是第一。

  「國土第一」,顯明「總求最勝」。是總的來講他的極樂世界是殊勝而又超絕的。所以當阿彌陀佛成佛之後,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就說,極樂世界是「清淨莊嚴,超踰十方一切世界」。之後就一點一點的顯明他國土之第一。

  「其眾奇妙」,顯明「聖眾第一」。也就是顯明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成為極樂世界的聖眾之後,就聖眾而言,是最第一的,跟十方諸佛的聖眾來比的話,是超絕無比的。

  「道場超絕」,顯明「成佛第一」。「道場」是成佛的另一個名稱,所謂「坐道場」就是證佛果。怎樣的超絕呢?是超越時間性、品位性,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,不必經過住、行、迴,以及初地、二地,乃至十地,不必經過這些階層。一旦往生,就超越這一些階位、時間,而直接成佛,所以叫「道場超絕」。

  「國如泥洹」,顯明「快樂第一」。「泥洹」就是涅槃的意思。本來涅槃是指正報的境界,也就是不生不滅,無始無終,本來就常住,不經過造作、加行,不需累積功德、功夫,本來就是如此,而且如如不動,是不會消滅的,這個就是「泥洹」,這是指正報來講可是依報的極樂世界也如同正報的涅槃

  涅槃本身是充滿不可思議的快樂,所以「國如泥洹」的意思是,到了極樂世界是如同《阿彌陀經》所講的「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」,所以「國如泥洹」就是快樂第一的意思。佛的樂是涅槃之樂,涅槃之樂是法界當中最高的快樂,以我們善惡凡夫來說,最高的樂是什麼?所謂食色性也;以修行來講,入第三禪是勝過世間的五欲之樂。可是如果跟佛來比,這種樂是不究竟的,是會變動的,只有涅槃才是最高、最妙、最究竟的樂

  「而無等雙」,顯明「總結最勝」。總結的來顯示,無論正報、依報,方方面面,極樂世界的殊勝都不是十方淨土所能比擬的,所以說「而無等雙」。善導大師讚言:「四十八願莊嚴起,超諸佛剎最為精。

  「我當愍哀,度脫一切」,顯明「攝生最廣」。阿彌陀佛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憐憫十方眾生,而發願要度脫十方一切眾生,這一句顯明攝生願心最廣,也顯示建立國土第一之本懷在於廣度十方一切眾生。

  「十方來生」,顯明「生者最多」。以十方淨土來講,顯示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最多。

  「心悅清淨」,顯明「信心最純」。心中對彌陀的信順是無疑惑雜染的,這裡顯明信心最純;也顯明往生極樂世界是歡喜的要往生,不是勉強的,所以說「心悅清淨」。

  「已至我國,快樂安穩」,顯明「獲益最勝」。到了極樂世界就永遠獲得涅槃之樂,因為涅槃之樂是「安穩」的。所謂安穩就是常住不變、不動,我們在現世生活中的快樂並不是真正的樂,我們的快樂究竟而言,可以說是苦的,叫作「壞苦」。樂過去,或樂變動了,就轉為苦了。即使天人之樂,報盡了仍要墮落人間或者三惡道,所以身處六道中的那一種快樂是會變動的,而且那一種快樂是小樂不是大樂、最勝之樂。

  《大經》「聖眾果德」(五二頁)言:

  彼佛國土,清淨安穩,微妙快樂,次於無為,泥洹之道。

  極樂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呢?「清淨安穩,微妙快樂,次於無為,泥洹之道」,也就是前面說的「國如泥洹」。「次」就是「如」,等同無為涅槃的境界。

  所以極樂世界也說是安樂世界,就是「清淨安穩,微妙快樂」。清淨沒有污染而又常住不變不動,這個叫「清淨安穩」。「微妙」就是難以想像,難以想像的快樂是什麼快樂呢?就是涅槃之樂。涅槃之樂既然難以想像的話,當然是不可能以世間文字形容出來,也不可能述說正確的,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就是在形容微妙快樂的涅槃的境界。

  極樂國土雖然是依報可是等同正報的涅槃境界,正報的涅槃境界是什麼呢?就是不生不滅、無始無終、本來常住,不經過造作的。可是極樂世界是有始無終,是由於阿彌陀佛因地的無量願無量行所成就的,並不是空寂無相,而是有相狀的淨土。雖然是有相狀,可是等同涅槃無相狀那樣的清淨、安穩、不變動、沒有污染,因此說「次於無為,涅槃之道」。所以極樂世界的清淨莊嚴根本是不能想像的。經典說極樂世界黃金鋪地、七寶樓閣,雖然這樣的述說、形容,但這其實是以我們凡夫可以理解的來講,真正的景象必須要等我們到了之後才能正確的了解。

  《往生論》言:

  無量壽佛,國土莊嚴,第一義諦,妙境界相。

  無量壽佛的國土,它的莊嚴是怎麼樣莊嚴呢?是「第一義諦」。第一義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,它的意思是真空的境界。真空的境界是所有境界之中最高、最超越,沒有任何境界能夠超過真空的境界,所以叫作「第一」;它的意義很深廣,而又真實不虛,所以叫作「第一義諦」,也叫作「第一義空」,也就是所謂的「真如實相第一義空」。

  這一種空,不是我們凡夫觀念上的什麼都沒有的那種「頑空」,這一種空能生妙有,所以這一種空叫作「真空」。真空能生妙有,所以接下來的「妙境界相」就是妙有,「境界相」就是有,所以是「妙有」。

  因此:「第一義諦」是空有不二之空,謂之「真空」,故稱「第一」。「妙境界相」是空有不二之有,謂之「妙有」,故說「妙境」。

  這樣講的話,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跟涅槃的真空沒有差別,極樂世界的種種莊嚴是涅槃的真空所顯現出來的,所以極樂世界的報土不但高妙,而且超勝十方淨土。

標籤: 慧淨法師, 編述, 讚佛偈, 阿彌陀經, 第一義諦, 第一義空, 涅槃, 真空, 妙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