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讚阿彌陀佛偈》講記09
4927
淨宗法師開講淨土宗系列祖典之曇鸞大師《讚阿彌陀佛偈》,共十講 讚阿彌陀佛偈講義
《讚阿彌陀佛偈》概要 — 本集講義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39.
從世帝王至六天,音樂轉妙有八重,輾轉勝前億萬倍,寶樹音麗倍亦然。
復有自然妙伎樂,法音清和悅心神,哀婉雅亮超十方,故我稽首清淨樂。
《聖教集》P84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佛告阿難:「世間帝王,有百千音樂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天上,伎樂音聲輾轉相勝千億萬倍。第六天上萬種樂音,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。
亦有自然萬種伎樂。又其樂聲,無非法音,清暢哀亮,微妙和雅,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0. 七寶樹林周世界,光耀鮮明相映發。 華果枝葉更互為,稽首本願功德聚。
41. 清風時時吹寶樹,出五音聲宮商和。 微妙雅曲自然成,故我頂禮清淨薰。
《聖教集》P80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又其國土,七寶諸樹周滿世界。金樹、銀樹、琉璃樹、玻璃樹、珊瑚樹、瑪瑙樹、 硨磲樹。
或有二寶、三寶,乃至七寶,轉共合成。
或琉璃樹,玻璃為葉,華果亦然。
或水精樹,琉璃為葉,華果亦然。
或珊瑚樹,瑪瑙為葉,華果亦然。
或瑪瑙樹,琉璃為葉,華果亦然。
或硨磲樹,眾寶為葉,華果亦然。
或有寶樹,紫金為本,白銀為莖,琉璃為枝,水精為條,珊瑚為葉,瑪瑙為華, 硨磲為實。
或有寶樹,白銀為本,琉璃為莖,水精為枝,珊瑚為條,瑪瑙為葉,硨磲為華, 紫金為實。
或有寶樹,琉璃為本,水精為莖,珊瑚為枝,瑪瑙為條,硨磲為葉,紫金為華, 白銀為實。
或有寶樹,水精為本,珊瑚為莖,瑪瑙為枝,硨磲為條,紫金為葉,白銀為華, 琉璃為實。
或有寶樹,珊瑚為本,瑪瑙為莖,硨磲為枝,紫金為條,白銀為葉,琉璃為華, 水精為實。
或有寶樹,瑪瑙為本,硨磲為莖,紫金為枝,白銀為條,琉璃為葉,水精為華, 珊瑚為實。
或有寶樹,硨磲為本,紫金為莖,白銀為枝,琉璃為條,水精為葉,珊瑚為華, 瑪瑙為實。
行行相值,莖莖相望;枝枝相准,葉葉相向;華華相順,實實相當。
榮色光曜,不可勝視。清風時發,出五音聲,微妙宮商,自然相和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2.
其土廣大無崖際,眾寶羅網遍覆上,金縷珠璣奇異珍,不可名寶為校飾。
周匝四面垂寶鈴,調風吹動出妙法。和雅德香常流布,聞者塵勞習不起。
此風觸身受快樂,如比丘得滅盡定。風吹散華滿佛土,隨色次第不雜亂,
華質柔軟烈芬芳,足履其上下四指,隨舉足時還如故,用訖地開沒無遺,
隨其時節華六返,不可議報故頂禮。
《聖教集》P89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無量寶網彌覆佛土,皆以金縷真珠、百千雜寶、奇妙珍異莊嚴校飾。周匝四面,垂以寶鈴,光色晃曜,盡極嚴麗。
自然德風,徐起微動,其風調和,不寒不暑,溫涼柔軟,不遲不疾。吹諸羅網及眾寶樹,演發無量微妙法音,流布萬種溫雅德香。其有聞者,塵勞垢習自然不起。風觸其身,皆得快樂,譬如比丘得滅盡三昧。
又,風吹散華,遍滿佛土,隨色次第,而不雜亂,柔軟光澤,馨香芬烈。足履其上,蹈下四寸;隨舉足已,還復如故。華用已訖,地輒開裂,以次化沒,清淨無遺。隨其時節,風吹散華,如是六反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3. 眾寶蓮華盈世界,一一華百千億葉; 其華光明色無量,朱紫紅綠間五色, 煒燁煥爛曜日光,是故一心稽首禮。
《聖教集》P90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又,眾寶蓮華,周滿世界。一一寶華,百千億葉。其華光明,無量種色,青色青 光,白色白光,玄黃朱紫,光色赫然,煒燁煥爛,明曜日月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4.
一一華中所出光,三十六百有千億;
一一光中有佛身,多少亦如所出光;
佛身相好如金山,一一又放百千光。
普為十方說妙法,各安眾生於佛道。
如是神力無邊量,故我歸命阿彌陀。
《聖教集》P90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一一華中,出三十六百千億光;一一光中,出三十六百千億佛,身色紫金,相好殊特;一一諸佛,又放百千光明,普為十方說微妙法。如是諸佛,各各安立無量眾生於佛正道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5.
樓閣殿堂非工造,七寶雕綺化所成。
明月珠璫交露幔,各有浴池形相稱。
八功德水滿池中,色味香潔如甘露。
黃金池者白銀沙,七寶池沙互如此。
池岸香樹垂布上,栴檀芬馥常流馨。
天華璀璨為映飾,水上熠耀若景雲。
無漏依果難思議,是故稽首功德藏。
《聖教集》P84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其講堂、精舍、宮殿、樓觀,皆七寶莊嚴,自然化成。復以真珠、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絡,覆蓋其上。
內外左右,有諸浴池,或十由旬,或二十、三十,乃至百千由旬,縱廣深淺,皆各一等。八功德水,湛然盈滿,清淨香潔,味如甘露。
黃金池者,底白銀沙。白銀池者,底黃金沙。水精池者,底琉璃沙。琉璃池者,底水精沙。珊瑚池者,底琥珀沙。琥珀池者,底珊瑚沙。硨磲池者,底瑪瑙沙。瑪瑙池者,底硨磲沙。白玉池者,底紫金沙。紫金池者,底白玉沙。或有二寶、三寶,乃至七寶,轉共合成。
其池岸上,有栴檀樹,華葉垂布,香氣普熏。天優缽羅華、缽曇摩華、拘牟頭華、 芬陀利華,雜色光茂,彌覆水上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6.
菩薩聲聞入寶池,隨意淺深如所欲。
若須灌身自然注,欲令旋復水尋還。
調和冷暖無不稱,神開體悅蕩心垢。
清明澄潔若無形,寶沙映徹如不深。
澹淡迴轉相注灌,婥約容豫和人神。
微波無量出妙響,隨其所應聞法語。
或聞三寶之妙章,或聞寂靜空無我,
或聞無量波羅蜜,力不共法諸通慧,
或聞無作無生忍,乃至甘露灌頂法。
隨根性欲皆歡喜,順三寶相真實義。
菩薩聲聞所行道,於是一切悉具聞。
三塗苦難名永閉,但有自然快樂音。
是故其國號安樂,頭面頂禮無極尊。
《聖教集》P85(《佛說無量壽經》):
彼諸菩薩及聲聞眾,若入寶池,意欲令水沒足,水即沒足;欲令至膝,即至於膝;欲令至腰,水即至腰;欲令至頸,水即至頸;欲令灌身,自然灌身;欲令還復,水輒還復。調和冷暖,自然隨意,開神悅體,蕩除心垢。清明澄潔,淨若無形,寶沙映徹, 無深不照。微瀾迴流,轉相灌注,安詳徐逝,不遲不疾。
波揚無量自然妙聲,隨其所應,莫不聞者。或聞佛聲,或聞法聲,或聞僧聲;或寂靜聲、空無我聲、大慈悲聲、波羅蜜聲;或十力、無畏、不共法聲,諸通慧聲、無所作聲、不起滅聲、無生忍聲,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:如是等聲,稱其所聞,歡喜無量。隨順清淨、離欲、寂滅、真實之義,隨順三寶、力、無所畏、不共之法,隨順通慧菩薩、聲聞所行之道。無有三塗苦難之名,但有自然快樂之音,是故其國名曰安樂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
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。
47.
本師龍樹摩訶薩,誕形像始理頹綱。
關閉邪扇開正轍,是閻浮提一切眼。
伏承尊語歡喜地,歸阿彌陀生安樂。
願共諸眾生,往生安樂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