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課:正行與雜行㈡

3534


《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》

淨宗法師2006年9月24日講於長春「般若寺」

──善導大師判「正雜二行」勸捨雜行歸正行㈡

  請合掌。

  南無阿彌陀佛!南無阿彌陀佛!南無阿彌陀佛!

  好,請放掌。

正行、雜行;正定業、助業

  善導大師對於往生之行,大分二類:

  一類是依據我們淨土三部經所展開的五種正行

  專讀誦淨土三部經──讀誦正行

  專觀察極樂莊嚴、心慕極樂淨土──觀察正行

  專禮拜阿彌陀佛──禮拜正行

  專口稱彌陀名號──稱名正行

  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──讚供正行

  除此之外,稱為雜行

  正行又分為二類:以第四的稱名正行作為正定之業;其他四種稱為助業

五番相對

  關於「正雜二行」,法然上人又給它解釋為「五番相對」。今天我們先學習「五番相對」,就是有五種對應關係

  一、親疏對。

  「親」是親密;「疏」是疏遠。那是說修正行的人和阿彌陀佛關係很親密、很親昵;修雜行的人,和阿彌陀佛疏遠、不親,比較疏。因為修五種正行,都圍繞著阿彌陀佛,比如說讀誦淨土三部經,總是嚮往極樂莊嚴、彌陀誓願;那麼,讀誦其他經典就疏遠了,就跟阿彌陀佛沒有親密的關係了,從道理來講是如此。

  所以,善導大師在《觀經疏》裏解釋說:

  眾生起行,

  就是我們修持,「起行」。

  口常稱佛,
  佛即聞之;
  身常禮敬佛,
  佛即見之;

  我們口中常稱佛,佛就聽到了,我們哪怕聲音念得再小,佛也聽到;我們心裏念佛,佛也知道;身常禮拜佛,佛也看到。

  心常念佛,
  佛即知之。

  身、口、意三業。

  眾生憶念佛者,
  佛亦憶念眾生。

  我們憶念南無阿彌陀佛,當下佛光攝取我們,彼此相憶念。

  彼此三業,
  不相捨離。

  眾生三業和彌陀三業不相捨離,這個就叫做親緣」。就是我們和阿彌陀之間很親。

  如果修雜行,當然就不這樣了,修雜行,「口不稱佛,佛則不聞之」,你不念南無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就聽不到你念了;身不禮拜佛,佛則不見之;心不念佛,佛則不知之。這樣,「彼此三業常相捨離」,這樣就稱為「疏」,不親。

  二、近遠對。

  「近」和「遠」。

  因為前面講:修正行之人,和阿彌陀佛:

  心常親近,憶念不斷,
  名為無間。

  如果雜行呢,就:

  心常間斷,
  雖可迴向得生,眾名疏雜之行。

  引用這兩段話對比說明,一個是「親」和「疏」,第二是「近」和「遠」。

  專修五種正行之人,阿彌陀佛常在我們身邊,離我們不遠。這個「遠」和「近」相對來講。其實,我們心中憶念阿彌陀佛、口中稱念彌陀名號,在《觀經》裏講:

  念佛眾生,攝取不捨。

  凡夫與彌陀成為一體。

  修正行的人和阿彌陀佛很臨近,如同《觀經疏》所說的:

  眾生願見佛者,
  佛即應念現在目前。

  我們常修五正行,願見阿彌陀佛、口稱彌陀名號,阿彌陀佛「應念」,應你的心念、應你口稱阿彌陀佛──在《觀經》的下品上生當中,這個造罪眾生口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當下阿彌陀佛顯現在他的面前。所以,善導大師就解釋說:「應聲來現」,應著我們念佛的聲音,阿彌陀佛就來了,就顯現在我們面前。

  那我們大家說:「哎,我現在念,佛也沒看到啊!」是因為我們時節還沒有到,因為我們也沒有三昧定力。佛就是來到我們的面前,我們也看不到。所以,源信大師就講:

  煩惱障眼雖不能見,
  大悲無倦常照我身。

  我們的心被煩惱所遮蓋,我們口稱南無阿彌陀佛,當下佛就來了,但是,我們現在肉眼凡胎,還看不見。

  到臨終的時候就不一樣了,臨終我們的身體要報謝娑婆,所看見的境界,如果不求往生的人呢,他就一個眼看陽間,另外一個眼就看到陰間了。我們活得好好的,陰間也看不見。但臨死的時候,陰間的景象,冤家債主圍繞在身邊,都看到了。

  其實,冤親債主也不一定是到臨終才來,平時往往得了一些疑難雜症,一些怪病、虛病……莫名其妙的病,多數都是冤業而來的,冤親債主就在我們身邊尋機報復,但是我們看不見。

  可是臨終就不一樣了,陽氣耗散、陰氣轉盛,這樣就看到陰間的景象。

  那我們念佛的人,我們嚮往極樂世界,業感成熟,臨終的時候就是見佛的時候了。所以,極樂景象、阿彌陀佛的身相光明,臨命終時就看到了。

  三、無間、有間對。

  「無間」,修正行的人,與阿彌陀佛憶念不間斷。一有憶念,就憶念阿彌陀佛,不間斷、夾雜其他的行法,這個「名為無間」。

  「有間」,修雜行的人,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。雜行的人,他肯定也念佛,多多少少也念阿彌陀佛,不過呢,他念佛少,或者不純粹,他雜有其他的行法,念佛的時候就念佛了,不念佛、修別的法門的時候就間斷了,所以叫「心常間斷」。

  四、不迴向、迴向對。

  修雜行的人,善導和尚說:「雖可迴向得生」。修雜行的人,如果不特別迴向,肯定不能往生。所以,我們昨天也講過了,修定散二善要「回斯二行,求願往生」。

  修正行的人,即使不特別迴向,也可以往生。弘願是「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」,自然往生。因為我們五種正行,心都是嚮往著極樂的。

  所謂「迴向」,是回轉、趨向。你的心的方向不是向著極樂世界的;這個行法所引導的力量、所感應的果,不是通往淨土的,這就要回轉、趨向,這叫「迴向」。

  比如我誦《普門品》、我誦《金剛經》,如果不迴向就沒有往生份,那我就迴向求生極樂。

  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呢,眾生在這邊,那一頭就是極樂世界──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好像是一座橋樑,兩個橋墩子,一個橋墩在娑婆,一個橋墩在極樂。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就上了這座橋,橋那一頭就是極樂世界,沒有拐彎的──「不迴向」。

  所以,善導和尚說:稱念六字名號,本身就是迴向:「南無,即是歸命」,這「歸命」當中有「發願迴向」。

  當然,可能有人懷疑了:「那師父,我念佛還要不要迴向?」

  「迴向」有種種含義:

  比如說,有人只求世間福報,不求往生極樂,那這個就要迴向,因為你的方向不正確。這句名號本來就是往生西方用的,結果你把它用來修世間福報,那麼就要回轉過來,回到它本來正確的方向──求生極樂,這個應該這樣。

  我們已經願生極樂了,這個心願就已經有了。

  第二個,作為功課,每天早課完畢,或者晚課完畢,也可以以功課的這種儀軌,念一個《迴向偈》,也可以。

  其實,我們每念的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,都是嚮往極樂淨土的,這樣就是念念都在迴向當中,不必要另外再迴向。

  還有的蓮友,他念個三五分鐘的佛就來迴向一次,每天迴向幾十次,太多了!這個沒有必要,耽誤時間,不如把這個時間拿來專念一句佛。

  這是第四。

  五、純雜對。

  修正行的人,是純極樂之行,我們都講過了,這五種正行都純粹地圍繞極樂,不夾雜。

  修雜行的人呢,他的行業不是純粹通住極樂的,是雜於人天、三乘,亦通於十方淨土,所以叫做「雜」。比如我們所修的一般的世善,它本身是通往人天道;我們修行其他的,四諦法門、六度萬行,通於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乘;或者我們念其他佛菩薩名號、修其他佛菩薩法門,通於他方淨土,這個就顯得雜。不像五種正行,完全是通往極樂世界。

  這個是五種相對。

  總結一遍

  修正行的人與阿彌陀佛親;修雜行與阿彌陀佛疏。我們應當和阿彌陀佛親,所以修正行。

  修正行與阿彌陀佛近;修雜行與阿彌陀佛遠。我們既然求生西方,應該和阿彌陀佛近,對不對?

  (「對。」)

  修正行與阿彌陀佛無間;修雜行與阿彌陀佛憶念常間斷。我們應當無間。

  修正行即使不特別迴向,自然成為往生之因;修雜行呢,如果不特別迴向,不成往生之因,這個有迂曲。所以,我們應當走直道,修正行。

  修正行是純極樂之行;修雜行不純。

  有這五種得和失。正行有五得,雜行就有五失。這五種失到最後就是往生不定;那五種得呢,就是往生一定。

雜行之人疑惑佛智

  修雜行的人,與彌陀疏、與彌陀遠。那我就想到《無量壽經》裏說:

  疑惑佛智,
  生彼邊地。
  五百歲不見諸佛。

  「疑惑佛智」就是指雜行的人。所謂「佛智」,展開來講,《無量壽經》說了「大乘廣智、無等無倫最上聖智」等等,五種智慧,總結起來講,也就是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這是佛光明、智慧的名號。只要稱念彌陀名號,必然往生彌陀淨土,這個是阿彌陀佛的智慧,這個是超越十方諸佛的誓願、超越十方諸佛的光明,唯有阿彌陀佛有此誓願光明,所以,這個就是阿彌陀佛不共的智慧,他度眾生的智慧、善巧。佛智就是指專修念佛必定往生!你能相信這一點,這個叫做「明信佛智」。對這一點信不深、信不過,認為說「單念佛,太容易了吧,太簡單了吧?」不知道這是佛智,認為說「太簡單了!一定要加上我這樣地修、那樣地修才可以往生」,這個叫「疑惑佛智」。疑惑佛智,既然跟佛之間有疑惑了,就不親了,就疏了,對不對?

  像大家過家庭生活,本來夫妻之間應該彼此信任、肝膽相照、同舟共濟,結果彼此猜疑,你懷疑我、我懷疑你,「你是不是背著我存小錢?你是不是背著我在外面有不好的行為?」如果有了疑惑心,彼此就不親近了,是不是?這個就疏遠了,就隔開了,吃也吃不到一塊兒,說也說不到一塊兒,住也住不到一塊兒了,最後就分開了。

  如果我們心中對阿彌陀佛的慈悲智慧有懷疑,很顯然就疏遠了。在這個世界疏遠,到極樂世界還在蓮花裏邊,五百歲不見諸佛。因為現在你就不敢跟阿彌陀佛直接照面,隔了一層、擋了一層──是我們的疑惑心產生這種障礙,讓我們五百歲不見諸佛。那麼,怎麼才能見到諸佛呢?要懺悔,「哎呀,我錯了!」如果能夠真心懺悔,也可以花開見佛。

  所以,雜行人就屬於「疑惑佛智」,就跟阿彌陀佛不親而疏、不近而遠。在這裏如此,到了極樂淨土還隔著,這樣不好。

  我們到極樂世界,願不願意快點見佛啊?

  (「願意!」)

  對啊,願意當下見佛,「花開見佛悟無生」,那現在就要跟阿彌陀佛親近,現在這個因啊,就要時時、念念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,沒有間斷,這樣就不會有隔礙。如果雜行,你說「我想快一點見佛」,結果到極樂世界五百歲見不著。

善導大師的思想,最重要的就是「專」和「雜」

  下面這一段是《往生禮讚》,在《善導大師全集》的四百七十九頁,這一段文很懇切,對我們非常有啟發意義,和剛才所說的正行、雜行意趣是一樣的。

  善導大師的思想,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「專」和「雜」,專雜的分判是善導大師思想的一個鮮明的特色,就好像分水嶺一樣,你要專,就符合善導大師思想;你要雜,就不符合。分水嶺就是一座山的嶺子,雨下來之後,水有的往東邊淌、有的往西邊淌,通過這條嶺就分開了。你能夠專修念佛的,就往西邊淌,就往極樂世界淌;你要雜的,就不定,可能就淌到東邊去了,這就是一個界限。所以,怎樣符合彌陀本願、怎樣隨順善導大師的教導?就看你是不是專修念佛。

  當然,專修念佛,我們也說過,善導大師有「解門」和「行門」:行門,在行持方面就是專;在對佛法的理解方面,不偏頗。這叫:行門要專,解門要圓。

專修百即百生

  《往生禮讚》說到專和雜的得失。也講到專有四得,專修念佛有四種得;雜行就列了十三種損失。「四得十三失」總結起來還是一得一失:專修念佛必得往生;雜修之人往生不定,很難往生,千中難得一兩個住生,這就失去了往生的大利。雜行之人即使能往生,也在蓮胎之內,又稱為「邊地」,所以,還是失去了很多利益。我來把這段文邊讀邊和大家共同學習:

  若能如上,念念相續,
  畢命為期者,
  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。

  如果能像前面所講的,念念相續,只要起念,就念南無阿彌陀佛,這個叫「念念相續」,是我們做得來的,不是說「我吃飯、睡覺、做事……其他事耽誤了,念不了」,那個是凡夫的生活狀況。如果能像上面「念念相續」:

  「畢命為期」:我們念佛,不是說「我念一句、念十句,剩下就不念了」,是一輩子。這個「畢命為期」是我們內心的信仰自然發動的,也不是說要怎樣的努力,這個沒有什麼努力不努力,我們既然歸命阿彌陀佛了,一歸就永歸;信順阿彌陀佛,一信就永信。這個是從現在開始,直到命終,自然的一個信仰,發動我們稱念南無阿彌陀佛。這代表我們信仰堅定。不可能說「我信仰阿彌陀佛,五體投地,如何的深信,結果,三年之後,我就改了」,這個就不是那回事了。

  如果這樣專修念佛,十個,就十個往生,一百個,就一百個往生,一千個,就一千個往生。

專修四得之一:無外雜緣得正念

  何以故?

  為什麼這麼容易呢?底下說了四點。第一

  無外雜緣,
  得正念故。

  「外」就是外面;「雜」是雜亂的雜。你專修念佛,就沒有外雜之緣,這樣,內心得正念。

  什麼叫「外雜之緣」呢?這是指修持法門來講的。有的人講:「我專修念佛,我的外雜緣特別多啊!你看,我在這裏念佛了,他又打電話來了,這個不是雜我了嗎?我在這兒念佛了,又有什麼事兒了……」這個「外雜之緣」不是這麼理解的,是指我們專修念佛,不修持跟念佛法門不相應的其他法門。「你不要念佛了,你何必求生極樂世界呢?跟我去求開悟吧!」這樣叫做「外緣」,也叫做「雜緣」。至於說人家敲敲你的門,你在娑婆世界做凡夫,這個就是凡夫的生活狀況,這個談不上。所以,「外雜之緣」是相對於修持法門而言的。

  既然專修念佛了,我外雜之緣一概摒棄。這樣,我內心正念堅固,起念(我只要念)就念三部經、念阿彌陀佛,這樣就得正念。

  凡夫之人,心是隨緣易動,我們的心很容易飄動,不要覺得說「我是一個大菩薩,所以沒關係,哪一個道場、哪一個法門我都可以去」,其實走多了之後,你的心自然就搖擺了,最好這些緣能夠少一點。

  「無外雜緣」,容易心中得正念。所以,第一句就要讓我們摒棄外雜之緣,這樣我們的心才會穩定下來。

專修四得之二:相應本願

  第二

  與佛本願得相應故。

  我們專修念佛,順遂了阿彌陀佛的本願,和阿彌陀佛本願相應了。阿彌陀佛的本願說:「十方的眾生,專念我的名號,來到我的淨土。」「哎!那我就念佛」,這樣跟佛本願相應,這就能乘上彌陀本願力,所以必得往生。

  第一點說「無外雜緣得正念」,所以必得往生;第二說「與佛本願得相應」,所以必得往生。那麼,為什麼不把「與佛本願得相應」放在第一句呢?彌陀本願是最根本的啊!這是說明我們凡夫這個心,剛才講過,凡夫的心容易隨緣而動。你不要講大話,「我聽懂道理了,我知道阿彌陀佛本願了」,懂得這一點,認為說「我懂得就是相應了」,然後出去樂近雜緣,這樣反而是漏落了。

  應該是在行持方面牢牢地專修念佛、摒去外緣。只要你專修念佛,自然就「與佛本願得相應」。

  這是第二句。

專修四得之三:不違教

  第三

  不違教故。

  既然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,就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了。這個「不違教」,是指不違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。釋迦牟尼佛在《無量壽經》的「三輩往生文」裏教導我們說:上等根機的人,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;中等根機的人,也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;下等根機的人,也要一向專念無量壽佛──上中下三根都要一向專念。我們一向專念,隨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。

  釋迦牟尼佛在《觀經》裏邊教導我們說:「雖說定散二門之益,我釋迦佛的本意呢,是讓你一向專稱彌陀佛名!」那我們念佛,就隨順了釋迦佛在《觀經》裏的教導。

  釋迦佛在《阿彌陀經》裏教導我們說:「五濁惡世的凡夫,少善根福德因緣不能往生彼極樂涅槃界。聞說阿彌陀佛,執持名號,專念彌陀,決定往生。」那我們專修念佛,就隨順了釋迦牟尼佛在《阿彌陀經》裏的勸導,這樣的話,就必定往生。聽佛的話嘛!

專修四得之四:隨順佛語

  第四

  隨順佛語故。

  「佛語」是指《阿彌陀經》當中的十方諸佛證誠之語。「十方」,東方、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上方、下方,在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《阿彌陀經》當中,是說六方諸佛來證明;玄奘大師翻譯的是十方諸佛。「隨順佛語」,因為諸佛都出廣長舌相,說誠實言,他們都來證明說:「專修念佛,決定往生,我等諸佛,齊來證明。」那我們來念佛,不僅是順了阿彌陀佛的本願,也是順了釋迦牟尼佛的教導,也是順了十方諸佛的證誠。這樣,不僅是彌陀,世尊、恆沙諸佛……我們跟一切諸佛的心都很相應,所以必定往生。

雜行難得往生

  那反過來,善導大師在下面就講:

  若欲捨專修雜業者,

  有的人啊,「若」是假設,假設有人;「欲」是想,想什麼呢?捨掉專修。為什麼要捨掉專修啊?有幾種心態:

  一個是因為不瞭解教理,不知道專修順佛本願、不違教、隨順佛語,不瞭解這些,或者是聽人家講,或者自己內心裏邊覺得「要往生極樂嘛,總是要什麼都使勁地修才能住生,哪裡靠一句名號就能往生?」不瞭解教理,自己心中生的一種見解,這是凡夫的知見。這種知見是站在我們一般世間的立場,是世間的一種經驗、邏輯,「你要到極樂世界,就應該如何如何……」這也因為我們有自力驕慢心的存在。這是一種狀況。

  再有一種狀況,雖然這樣聽說了,他卻不願意這樣做,心裏不能信順,這還是驕慢心起作用。比如說:也都聽人家講念佛好、專修念佛必得往生,他也跟人家這麼講:「哎,你念佛!……我不念。」

  「為什麼?」

  「我是法師啊!法師能念佛嗎?」(你們說法師能不能念佛?)「法師講經說法,什麼都要學,法師能夠專門念佛、像老太婆一樣嗎?」

  這個,是沒有透達、沒有瞭解,雖然教別人念佛,自己卻不念佛,他就認為:念佛法門是給老太婆、給那個沒有文化的人,「你來學的;我呢,是根機……」就對自己看得高了,對念佛法門看得低了。這是一種狀況,還是有驕慢心的存在。

  善導大師在這裏很懇切地跟我們講:「若欲捨專修雜業者」,得到的結局怎麼樣呢?

  百時稀得一二,

  修雜業也想求往生的話,一百個裏邊稀有難得一兩個住生。

  千時稀得三五。

  一千個裏邊稀有難得三五個往生。

  所以,往往大家都講:「怎麼願往生的人多、實際往生的人少呢?」道理就在這裏。如果都是專修念佛、信願念佛不懷疑、信願專持名號,「十即十生,百即百生」。為什麼想願的多、反而落得少?是因為「捨專修雜業」。

雜行十三失之一:雜緣亂動失正念

  善導大師在底下講了十三點。

  何以故?

  為什麼如此呢?

  這樣講,怕大家不信服。底下說:

  乃由雜緣亂動,
  失正念故。

  這是第一點,跟前面相反的。因為總是在雜行雜修、雜緣亂動,念念佛了,又被別的外雜之緣動搖了心,「哎呀,你這樣、那樣……」這樣就是心志不能專一,失去了堅固的正念。既然失去了正念,這一失,底下就通通都失掉了。你失正念,怎麼可以得決定住生呢?「正念」就是指正念堅固,稱念阿彌陀佛很穩定。結果他動搖了,種種外雜之緣讓他心中「雜緣亂動」,動亂、動搖、不確定。

雜行十三失之二:與佛本願不相應

  第二:

  與佛本願不相應故。

  雜行雜修,不蒙受阿彌陀佛的光明攝取,與阿彌陀佛的本願不相應。

  阿彌陀佛的本願給我們搭了一座橋,說:「你到我極樂世界來!」好,給你六字名號一座橋,「嘩」從極樂世界像放吊橋一樣放過來。我們要到極樂世界去,我們就念彌陀名號,順著這一條本願橋,就到極樂世界了。

  結果你想去,沒有乘上阿彌陀佛本願、六字名號這座橋,這怎麼能過去呢?既然與佛本願不相應,你就往生不定了。

  就好像過海一樣,阿彌陀佛用六字名號大願船來救度我們,說:「你上我的願船,我渡你過生死大海。」結果我們自己不上阿彌陀佛大願船,那怎麼能過大海呢?所以,這個就是第二重損失,「與佛本願不相應」。你縱有天大的本領,你縱是上根利智,跟彌陀本願不相應,你怎麼能往生呢?

雜行十三失之三:與教相違

  第三:

  與教相違故。

  不僅和阿彌陀佛本願不相應,也和釋迦牟尼佛的教導相違背。釋迦牟尼佛明瞭我們眾生的根機,說法契理契機,告訴我們說:「這樣的眾生啊,想要求生淨土,就要一向專念!」一而再、再而三告訴我們,「不論上根、中根、下根,都要一向專念!」所以,善導大師解釋《無量壽經》的「三輩往生文」說:

  佛說一切眾生根性不同,
  有上中下。

  上輩往生者、中輩往生者、下輩往生者,是指我們眾生的根機各有不等:上根、中根和下根。

  隨其根性,
  佛皆勸以一向專稱阿彌陀名號。
  臨命終時,
  佛與聖眾,自來迎接。

  不管你是什麼根機,都勸我們一向專念。

  我們雜行雜修,就跟釋迦牟尼佛慈悲殷切的教導相違背了,這樣往生不定。百中稀有一兩個,千中稀有三五個。

雜行十三失之四:不順佛語

  第四點:

  不順佛語故。

  在《阿彌陀經》裏邊,十方諸佛來證誠專修念佛的人,說:「我等諸佛齊來證明!」「六方如來舒舌證,專稱名號至西方」。

  雖然淨土三部經的宗旨都一致,但是,我們發現三部經在開講的時候,經相還是有所差別,在相上有差別。比如說《阿彌陀經》,就有六方諸佛出廣長舌相來證明,而《觀經》和《無量壽經》沒有,那為什麼呢?古德從兩個方面來解釋:

  《觀經》為什麼不證誠呢?因為《觀經》講的還不純粹,它還講了定善、散善、三福、九品,所以,如果十方諸佛來證誠的話,到底是證誠哪一個呢?這樣就容易混淆。所以,《觀經》沒有證誠。

  那《無量壽經》呢,《無量壽經》有四十八願,應該證誠啊,為什麼也沒有證誠呢?因為「三輩往生文」裏邊也附帶地講了「上輩者」發菩提心、行作沙門……;「中輩者」也還講到散花燒香、燃燈供佛……,也夾雜了其他的行法,所以說諸佛也不來證誠。

  而唯有這一部《阿彌陀經》說:其他的種種修持算「少善根福德因緣」,單舉這一句六字名號,這叫「正直捨方便」。那這樣,十方諸佛:「好!暢我等諸佛本懷,能夠獨顯彌陀的誓願!」所以,十方諸佛都來證誠,最高地、最究竟地、不帶方便地來證誠,這是一種解釋。

  第二種解釋:三部經都有證誠,因為三部經是一味的,是一個味道、一個宗旨。既然證誠《阿彌陀經》的專修念佛,也就是證誠《觀經》「定散二善導入念佛」,也就是證誠《無量壽經》的「一向專念」。不過,從經文的文相來講,還是說在《阿彌陀經》的經文當中。

  所以,第四點,如果我們雜行雜修,就不蒙受十方諸佛的護念和證誠,違背了十方諸佛的殷切證誠之語,這樣往生不定。

雜行十三失之五:繫念不相續

  第五點理由:

  繫念不相續故。

  說雜行雜修的人,雖然也念阿彌陀佛,但是他「繫念不相續」。

  第五點以下,善導大師在前面講「專修四得」時沒有列,那我把它反過來、比較來做解釋,讓大家容易理解。

  那反過來講,可以說:專修念佛的人「繫念相續」。你專修念佛,叫「繫念相續」,因為前面講了嘛,「無間斷」。

  很多人說:「這個相續不容易做到啊!」

  「相續」是各就根機而言,只要你專修念佛,通通叫做「相續」。

  法然上人理解善導大師的法語,說了三點,有三點叫「相續」。有人問法然上人說:「善導大師所講的念佛是什麼樣子的?是一念、十念就往生了嗎?我就不用念了嗎?」

  法然上人說:

  「非也!一念、十念乃臨終之機」:一念、十念往生是指臨終的人,沒有機會、沒有時間再念第十一句了、再念第二句了。

  「我等非臨終之機,我等是平生『乃至』之機」:因為《無量壽經》說「乃至十念」,「十念」在臨終,「乃至」就是指平時,那就是畢命為期、念念相續。所以,這個法門是救度造惡眾生、下劣眾生。

  「善導和尚意,以念念不捨為正意,念念相續為正意」:所以,多處解釋都講「上盡一形,念念相續」,這是善導大師的本意,也是阿彌陀佛的本願。不管人家怎麼樣,我們自己都要念念相續。

  又問了:「念念相續不容易啊,怎麼能達到?」

  他說:

  「念念相續,各隨根機之語」:隨著我們的根機勸導我們:應當殷勤,應當不要懈怠放逸。這個是各人不一樣的,像吃飯一樣,隨量而飽。

  然後,法然上人就又講了三個方面:

  第一,他說:根據善導大師的解釋,每天念佛一萬遍以上,就叫做「念念相續」。這是在哪裡解釋的呢?善導大師在《觀念法門》當中,他講「念念相續」,講到最小的數字就講到一萬聲,估計是從這個地方。法然上人說:一天念佛一萬遍,叫做「念念相續」。他說:不過這一萬遍哪,不是你在那裏一口氣念完,然後去打撲克、去逛大街、去玩……那個不叫。這一萬遍要平均分佈,從早到晚念,這個叫「相續」。這是一種,大家來衡量。

  第二種,如果一頓飯的時間,你能念三次佛(一頓飯大概二十分鐘或者三十分鐘),大概七八分鐘、十來分鐘念一次佛,那麼,一天這樣下來,也叫「念念相續」。

  第三點,眾生根機不等,只要你有願生心,願生心如果懇切,自然心中念念相續,「我就是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俗事放下來了,我佛號就起來了,遇境逢緣都想到極樂世界。人家欺負我,我也想到極樂世界:哎呀,極樂世界才好啊!我們罪業深重啊,在這裏種種的逆緣……」;順境呢,也想到極樂世界,「這個地方再好,總沒有極樂世界好嘛」,對不對?所謂「逆境順境不忘西方,隨忙隨閑常稱名號」,這個是「念念相續」。

  我想打個比方來說明這個「相續」。現在可能手工活兒比較少了,穿針引線的比較少了,但是這個還是好懂。比如說我們用一根針穿一條線過來,我這條線走了五針,或者走了十針,哎,外面有事,我就把這個針放下來,去辦事兒;回頭過來,我還是拿這個針,還是原來這條線,我繼續往前穿,那麼,這個叫不叫「相續」?這叫「相續」嘛!同樣一根針、同樣一條線,一直往下走。

  反過來講,我拿這根針穿了五針了,出去了,回頭過來換一根針;原來一根金線,我換了一根銀線,再來做,這個叫不叫「相續」?

  (「不叫。」)

  專修念佛的人就是這樣:比如我們早晨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半個小時,等於這個六字名號的金線,我們念了半個小時;那現在我上班了,在單位我做出納,數錢,我不能邊數邊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

  領導說:「多少錢哪?」

  「南無阿彌陀佛……多少錢?」重數一遍。

  特別用功、要注意力集中的,那我們就擱下來了;中午下班了,騎上自行車,我就「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,還是那一根線,對不對?還是那個法門,這個就叫「相續」。不用擔心,一條線穿到底。

  如果說我早殿的時候念南無阿彌陀佛,好,晚上回來有時間,我又去誦別的咒、誦別的經了,那等於又換了一根針、又換了一根線,那就不相續了。

  底下有很多人點頭,因為他們都穿過針、都走過線,「對,這樣就好。」

  這個就叫做「相續念佛」。

  這是我的解釋,還是以法然上人那個解釋為標準,因為是祖師大德,我這個是供大家來理解。不要心中說:「哎?我怎麼相續?我睡覺睡著了,這還叫相續嗎?」睡覺嘛,誰不睡覺呢?凡夫都要睡覺,睡醒了再念,就是相續。

雜行十三失之六:憶想間斷

  第六點:

  憶想間斷故。

  雜行雜修的人為什麼往生不定呢?他憶念阿彌陀佛有間斷,有間斷就不定了;專修念佛之人,憶想不間斷。

  這個也要打比喻,就跟剛才講的穿針走線的比喻類似──織布的比喻。過去用織布機織布,梭子走來走去,比如說這塊布是純白的布,我織了一半,現在有事出去了;回頭過來還是按照白線再往下織,那麼,這條白布中間就沒有間斷,對不對?如果說這一條白布,回來織的時候用一條黑線換上去,織完一看,斷了,白布中間一塊黑的,是不是?這就間斷了。這是個比喻。

 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(穿梭織布狀)好,我們去做事兒了,或者睡覺睡著了;起來了,還是接著來,還是純白的這一塊布;如果起來又修別的法門了,用別的線,黃的、黑的來織,這個白布中間就間斷了。

  所以,專修念佛,只要你專,你就是不間斷。這是第六點。

雜行十三失之七:回願不殷重真實

  第七點:

  回願不殷重真實故。

  雜行雜修的人為何往生不定、一千個裏邊難得一兩個往生呢?又有第七點的損失了:「回願」就是迴向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雜行雜修,他當然也願意往生了,他雖然願意往生,但是不殷重、不真實。「殷」是殷切;「重」是深重。

  專修念佛的人,迴向往生淨土就殷切、真實。

  何以見得雜修的人就迴向不殷重真實呢?從兩個方面來說:一個從我們能回之心,一個從我們所回之行。

  能回之心不殷重,就是說「我想迴向求生極樂」這個心,因為在雜行的時候,它有間斷、它不相續。我們既然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如果這個心殷重的話,我們是不允許它有間斷和不相續的,對不對?你既然會有間斷、有不相續,說明你把它不當那麼很重要,才會有這樣的想法。

  就好像我們一個人對某種事特別注重,我們心裏邊念念就會想到這件事情,都不願意聽到對方說的話不滿我的心意。比如我們對自己的兒子很掛礙,聽到人家讚歎他,心裏就高興,其實也知道自己的兒子沒那麼好;如果人家有半句講他不好,心裏就很難過,就是我們對他心裏面看得很重。

  我們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,一個真心願意往生的人,總是希望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念念相續不間斷,也不會用其他的法門來夾雜、干擾。既然還有其他的行持來夾雜、干擾,還能把這個時間分開,分一撥給這個法門,再分一點給那個修持,阿彌陀佛只剩一點點,說明你這個心不殷重。你的心果然殷重,就會把自己的身口意三業、把所有的時間,「只要有時間,我就念阿彌陀佛,只要有修持,我就圍繞極樂世界」,這樣才代表這顆心很殷重,對不對?就沒有分心。這是從我們這個心上來講的。

  再從行上來講,雜行的人,以種種修持的功德迴向求生極樂世界,但是,所回之行不真實,因為這個是雜行,從我們凡夫份上來講,是有漏的,不管你修什麼行,都是有漏的功德,有漏的功德不真實。

  所以,曇鸞大師《往生論註》裏邊就說了,功德有兩種:一個叫「不實功德」,一個叫「真實功德」。

  什麼是「不實功德」呢?以凡夫有漏心、有漏作為的人天諸善──我們還沒有證得諸法實相,我們所做的一切,都是虛偽性、顛倒性、輪轉性,這個是不實功德,不真實的。

  第二,叫「真實功德」,什麼叫「真實功德」呢?菩薩證悟諸法實相,從清淨心而起的清淨之業,菩薩清淨之業所成就的功德,叫「真實功德」。

  那麼,法藏菩薩大願業力所成就的六字名號,這個是不是真實功德?毫無疑問嘛!法藏菩薩心中沒有任何的塵染,無起無作,順法而修,所謂「順法性」,能夠牽引眾生,令一切苦惱眾生往生淨土,進入畢竟清淨的境界。這個叫做「真實功德」。

  所以,雜行的人為什麼往生不定?我們所迴向的這個行啊,善導和尚又稱為「雜毒之善」,夾雜了我們的貪瞋癡三毒的毒素,雖然是善法,但是不是純善。我們還是凡夫,有貪瞋癡性,所以這樣叫「雜毒之善」、「雜毒之行」,這樣迴向求生極樂世界,善導和尚說:「此必不可也。」

  欲回此雜毒之行,
  求生彼阿彌陀報土,
  此必不可也。

  以這個雜行,想到阿彌陀佛清淨、無漏、無染的報土、不生不滅的境界,那不可能的,因果不相吻合。

  所以說,雜行的人叫做「迴向發願不殷重、不真實」。

  專修念佛的人呢,又殷重、又真實。為什麼?「我只要有一點點時間,我就來念佛,我只有這麼大能力了,盡到力了,盡到心了。」並不是說有時間去貪玩、修別的法門,分散精力。身口意三業一心嚮往阿彌陀佛,專修專念,心就是殷重的,那麼,所修行的功德是真實功德,因為我們念的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是阿彌陀佛果地所成就的功德迴施給我們,這是真實裏邊的最極真實,所謂「無上清淨摩尼寶珠名號」,具有無量功德。所以,專修念佛的人「回願殷重真實」。

  同時,也是因為我們念的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如果從佛的角度來講,是阿彌陀佛迴願給我們的,說:「十方的眾生,我於無量劫,不為大施主,普濟諸貧苦,誓不成等覺。」「我法藏要成佛,要做為大施主(大施主就是要佈施給眾生),佈施他們什麼呢?佈施他們六字名號的功德法財。」所以,是阿彌陀佛迴施給我們的,阿彌陀佛的心特別的殷切、特別的深重,阿彌陀佛的功德真實不虛。

  我們仰仗這樣的心、仰仗這樣的行,阿彌陀佛的願,成為我們的願(他願我往生,我願意跟他去);阿彌陀佛的行(六字名號的無上大行),成為我們的行。所以,凡夫──不會修行的人,而擁有佛的修行,就是這個法門。

  我們沒有修行,六度萬行一樣做不來,但是,我們可以擁有阿彌陀佛的修行。只要我們信願心中,動動我們的口舌,稱念阿彌陀佛名號: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哎,阿彌陀佛的修行成為我們的修行。

  各位有沒有修行?你們有沒有?

  (「有。」)

  有啦!有大修行啊!我們自身沒有修行,但是現在呢,我們有阿彌陀佛的修行──在哪裡?

  佛的修行在哪裡?「在這裏、在那裏……」你就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啦!對,我們有佛的修行,在哪裡?在「南無阿彌陀佛」!我們天天念佛、常常念佛、時時念佛,佛光環繞我們,佛行滿在我們的心中。

  所以,善導大師才說:歸命彌陀者,「南無」就是歸命,「阿彌陀佛」就是你的行:

  阿彌陀佛即是其行。

  這個妙啊!

  就好像我們坐船一樣,一個跛腳老太,走路一崴一崴的,但是,她一坐上船之後啊,船的行就是她的行,是不是?「這個船有多大的力量,我就有多大力量;船能乘風破浪,我就能乘風破浪;船能一小時八十海裏,我就能一小時八十海裏;船有多大的浮力,我就有多大的力量。」

  我們乘上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大願船,阿彌陀佛有破除煩惱的力量,我們就有那個力量──我們靠著他嘛!

  「哎?我沒有啊……」你想到你沒有的時候,等於你從船上跳到水裏去了,你當然沒有嘛──船有!你靠到船就有了。所以說,我們有無量無邊的煩惱,你根本不用害怕,都通通交給阿彌陀佛就好了嘛!煩惱又有何妨呢?如果我們自己修行,不要說無量無邊的煩惱,一個小煩惱就把你打翻了;那如果我們念阿彌陀佛呢,不在乎它,這樣我們心中就落實下來了。

  所以,有位法師告訴我說:「師父啊!我母親聽到你這樣講啊,她回去念佛,念得特別輕鬆。她比以前念得多多了,自自然然,想起來就念。不光是一個人,好幾個人都這樣。」

  這個確實如此。我們內心安然無懼,活在彌陀的光明當中,自由自在地稱念南無阿彌陀佛。本來就是想念佛、想往生,就怕不能往生,現在說「能往生!念佛必定住生!」她心中的擔子就放下來了。

  所以,第七點很重要,我們念念稱名,也念念迴願,「南無阿彌陀佛、南無阿彌陀佛……」

  當然,這一點我還要說明一下,不是我們每念一句佛,心中想到說:「我要往生極樂世界、我要往生極樂世界……」你不要頭上安頭,不必再加這一個念頭,你只要念這一句佛就好了。

  就好像我們坐船一樣,你坐在船上,也沒有必要老是說:「我要過海、我要過海……」我們就是為了要過海才上船的。坐在船上,念念之間就是過海。

  我們就是為了要到極樂世界去才念南無阿彌陀佛的。所以,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,念念都是要奔往極樂的,不要念一句再補一句,「南無阿彌陀佛,我要到極樂!南無阿彌陀佛,我迴向發願……」所有時間都拿來念佛就好,這叫念念稱名、念念迴願,這句名號當中自然包含了信願行,都圓滿具備了。那麼,這樣的迴願,是仰賴佛力的緣故,倚仗佛力,所以真實不虛。佛心也殷切,佛的六字名號真實之行不虛假。這是第七點。

  好,合掌。

  南無阿彌陀佛!南無阿彌陀佛!南無阿彌陀佛!

  好,謝謝大家!

  (待續)

標籤: 善導大師, 淨土思想, 淨宗法師, 正行, 雜行, 五番相對, 正定之業, 助業, 四得十三失